在运动员选材应用骨龄应注意的问题
儿童少年运动员是一个具有高选择性的群体。在选择过程中,主要的参考因素是身体大小、技术水平、运动素质和生理功能水平。但是在相同生活年龄的儿童少年,发育成熟度存在相当大的差异,而发育成熟度又与这些参考因素高度相关。
运动员生长、青春期发育、骨成熟 和骨量积累
只有在有利环境条件下生长遗传潜力才能够得以充分表达。过多的身体训练可能对生长有负面影响,尤其是在青春期。需要高能量消耗而严格控制能量摄入的运动项目特别受到关注。在体操运动项目观察到了不同的骨成熟形式,导致竞技体操(Artistic Gymnasts,AG)运动员生长潜力的减弱,男性比女性更为显著,然而女子艺术操运动员(Rhythmic Gymnasts,RG)因其后来的赶上生长而保护了遗传倾向。
少年运动员的发育成熟度特征
少年儿童参加体育活动非常普遍。但少年运动员是指参加某体育组织,进行有规律的运动训练,并按照规定有组织地参加竞赛的未成年人运动员。在当代,随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,少年运动员参加国家、国际高水平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多,优秀运动员的年龄也在不断地降低。所以,少年运动员的发育成熟度也是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。
如何在青少年体育运动竞赛中使用骨龄?
自1980s年代以来,在我国体育界青少年运动竞赛中出现了虚报年龄,“以大打小”的不正之风,侵犯了体育运动竞赛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队伍建设。为了抵御这种不正之风,我国体育界曾经广泛使用骨龄评价运动员生物年龄,作为取得参赛资格的重要依据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
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对少年儿童发育的影响
随科学技术的发展,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在不断的提高。为了追求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”的奥林匹克运动目标,运动员开始运动训练的年龄越来越小,例如在体操、游泳、乒乓球等运动项目,由5、6岁即开始训练。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度过自己的儿童期和青春期,随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,运动训练的强度和训练量也在不断的增加。